首页 火币中国文章正文

遇见黄河!甘肃兰州:打造“黄河之都”

火币中国 2022年10月27日 08:26 120 Connor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熙

一河贯东西,文脉流古今。浩浩荡荡的黄河从金城穿过,把积淀上千年的黄河文化“浇灌”进这片热土,激活了一条条属于兰州自身独特气质的文化脉络。在这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黄河两岸生态系统、弘扬黄河文化,不可分割。

摄影/田蹊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大河中流、两山对峙,风光瑰丽、神韵悠长。

黄河兰州段全长约150.7公里,其中城区段河道47.5公里,占全长近三分之一。讲好黄河故事,发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甘肃省提出要打造几大黄河文化地标,兰州“黄河之都”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治水兴水,重任在肩

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肩负着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

多年来,兰州市以科学、高品质规划为引领,花大力气、下硬功夫推进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有力地提升了水源地保护,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同时,以“黄河之滨也很美”为名片,努力建设山青水净岸绿天蓝的滨水景观长廊,精心打造最靓丽的城市客厅,促进旅游增收,打造了科学治理与科学利用的高质量发展样板。

黄河干流兰州段共有河岸线95公里。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工程未实施之前,除22公里的天然陡坎不需防护外,已建成河堤57公里,还有未建河堤15.76公里。

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治理工程于2020年11月30日全部完工,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工程未实施之前,原建成河堤56.92公里河道“四乱”问题较少。未建河堤15.76公里主要分布在西固和城关区兰州市城市两头的城乡结合部,该处河道内乱倒、乱建、乱推、乱放等“四乱”问题现象特别严重。

工程实施期间,累计完成清理河道建筑垃圾、生活垃圾27万余吨,清运河道管理范围砂石堆料59万余方,拆除违法建设2.8万余平方米,拖移影响水文监测趸船5艘,修建护栏、护坡7.3万立方米。可见,兰州市防洪工程的实施进一步连通了城区段河道岸线堤防,同时满足了城市防洪功能需要,且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展开全文

黄河干流兰州段河面宽度在120至600米之间,有水电站4座,且因为旅游业发展,沿线农家乐、码头等利用项目众多,治理工作亦至关重要。

在“四乱”整改方面,兰州市坚持将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作为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累计清理黄河干流兰州段砂石堆体和垃圾5万余方,拆除违法建设2万余平方米。突出整治了黄河干流城关段、七里河马滩段侵占河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重点督办完成深安大桥、百合公园和廉政文化公园等涉水审批手续补办工作。

在岸线管理方面,深入组织开展黄河干流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完成黄河干流兰州段240个岸线利用项目的逐一摸排调查,确定拆除取缔类岸线利用项目16个,整改规范类岸线利用项目21个。期间,拆除违法岸线利用项目1000余平方米,规范各类涉河项目审批手续21个,督促业主单位补办完成7个涉河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分析整改报告,组织专业机构对黄河沿岸取水泵站进行水资源论证,补办取水许可证5个,拆除黄河沿岸废弃取水口4个。重点整治了西固区八盘峡水库库区内农家乐2家,拆除榆中县青城镇占用黄河岸线的海事码头1个,拆除侵占河道岸线的生态园2家。

文化+生态,两轮并行

一河贯东西,文脉流古今。浩浩荡荡的黄河从金城穿过,把积淀上千年的黄河文化“浇灌”进这片热土,激活了一条条属于兰州自身独特气质的文化脉络。在这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黄河两岸生态系统、弘扬黄河文化,不可分割。

近年来,兰州市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锁定“先发力、带好头”的目标定位,坚持规划引领,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和关键性重大项目建设,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示范区和黄河文化传承示范区。

黄河流经兰州六个县区,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当地坚持规划引领,制定《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及生态空间管控、水生态建设、综合交通、城市设计、两山生态、现代服务业发展6个专项规划和体制机制专题研究,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制定了《兰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并将规划的重点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统筹考虑,及时谋划、储备、实施一批关键性、全局性重大支撑项目,梳理形成《兰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储备项目库》,共谋划储备项目7大类349项,总投资9507.3亿元。

“黄河风情线越来越美了,这张靓丽的兰州名片,让我作为兰州人很自豪。”家住在雁滩的张杰每天傍晚都会到邻近的河边散步,对黄河风情线近年来“颜值”的不断提升深有感触。打造十大特色沿河景观节点,实现黄河兰州城区段新生态、新游憩、新文化、新乡愁的黄河之滨新气象,正是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为深入贯彻党中央指示要求,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的答卷之一。

近年来,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精心编制生态景观提升规划,深度挖掘和整合兰州黄河两岸文化旅游资源,对沿黄文旅点位进行整体串联,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全面提升黄河兰州段文化旅游品位。通过打造三江口天鹅滩、河口古镇、安宁万亩桃园、奥体中心片区黄河之滨、黄河母亲公园、中山铁桥、颐园、雁滩滩尖子、雁滩南河道、皋兰万亩梨园等十大特色沿河景观节点,以金为底,铺陈大美中国色。

同时,按照“增绿、添花、加彩”的思路,兰州市对核心区20公里公共绿地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总面积90万平方米,全面展现了黄河之滨一点一景观、一处一主题、一段一特色的独特魅力,倾情打造最美滨水景观长廊。在提升沿河主题公园“颜值”上,按照“一园一主题”的理念,对沿河10个主题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打造了马拉松公园马鞭草紫色花海、百合公园“百合花海”、廉政公园雾化溪流、市民公园牡丹园和安宁樱花大道、七里河玉兰大道等特色景观,形成了网红打卡地,每日游客量达1万余人。还通过对沿线5座黄河桥梁、山体建筑轮廓线、绿化景观带等39个节点的亮化,打造出了媲美上海外滩和重庆洪崖洞的夜间景观,使“夜游黄河”成为兰州旅游知名品牌。

旅游明珠 近年来,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精心编制生态景观提升规划,深度挖掘和整合兰州黄河两岸文化旅游资源,对沿黄文旅点位进行整体串联,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全面提升黄河兰州段文化旅游品位。摄影/田蹊

黄河兰州段推进生态湿地修复治理,实施了马滩、滩尖子湿地修复和生态治理项目,配套建设湿地公园休闲旅游通道,有力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按照“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的原则,在河滩裸露区域大面积种植三叶草、野花组合,以低投入实现绿化全覆盖。

同时,为打好文化牌,兰州市还提出以文促旅,做好融合文章,讲好黄河故事。培育碑林、水车园等一批教育研学基地,推动碑林与在兰各大高校的书法文化交流,建立在兰高校艺术实践基地。成功举办“黄河之滨音乐节”、“乐动金城、声醉兰州”黄河之滨音乐展演、“黄河之滨也很美”摄影作品展、碑林书法拓片展、黄河楼灯光秀等文体活动1800多场,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文化艺术盛宴,聚集了景区人气,引燃了兰州夜经济。

兰州市不断擦亮城市名片,充分发挥“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名片效应,赴外地宣传推介,“端午祭”民俗文化展演、“点亮黄河楼、魅力兰州夜”等活动在央视新闻中播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提升了兰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21年,兰州荣获“全国年度最佳推广旅游胜地”“最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海外文旅影响力最高的十大城市”,黄河楼景区荣获“年度最具文化影响力”奖项,兰州老街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黄河风情线核心段所在的城关区被评为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科学规划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党中央早已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兰州以重振“兰州制造”为抓手,加快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2%;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6%;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市场主体达到23万家,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65%;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1368”计划,六大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通过创新驱动、集群培育、产业配套、品牌建设等方式,全面提升了兰州制造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兰州市近郊四区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其中,城关区抢抓“新基建”等政策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省市指导和支持下,建成了21万平方米的兰州科技创新园,并成功引进了网易、中软国际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型企业,100余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全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迈出了新的步伐,实现了良好开局。

另外,立足黄河穿城而过的地缘和文化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全力做好“两山一河”文章,努力打造文旅新品牌,也是近郊四区的主攻方向之一。

城关区提升改造9大沿河公园景观,中山桥、水车博览园等滨河景点成为旅游“网红打卡点”。

七里河区结合重大项目抓经济发展、抓产业转型,着力发掘黄河文化,围绕“六大文化旅游组团”之一的黄河文化旅游组团,建设了以旅游地标“黄河楼”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带,通过项目建设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让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安宁区持续增强绿色底蕴,实施大青山远景山绿化提升改造二期工程,完善北山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北山区域秃斑和非煤矿山生态修复。突出道路绿化特色,实施北环路桃林路匝道绿化和520号路绿化恢复,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打造绿色宜居生态环境。

西固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实施了金城公园、关山森林公园、三江口湿地、达家台农业公园、河口古镇、水居丹霞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全力打造西固之夏、草莓音乐节、关山骑行赛、黄河越野徒步英雄会等节会品牌。

绿意更浓,环境更美。兰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正呈现出更多更新的美景。

作为兰州市重点打造的特色旅游景观项目,夜游黄河目前已先后投入金城号、飞天号、旅游号、奇峡号等豪华游船10艘,主要由白塔山码头、兰州港码头、盐场堡码头3个码头承接游客,东起盐场堡,西至黄河母亲,航线全长10公里。该航线利用黄河穿城而过的特点,将黄河母亲、白塔山、水车博览园、体育公园、会展中心等景观以点串线,接连穿过中山桥、元通桥、城关黄河大桥,展示了独特的桥文化,形成了兰州新一轮的网红旅游项目,实现游客从“来兰选游”到“来兰必游”的转变。

此外,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还在黄河之滨核心景区打造音乐展演,邀请国内及本地民谣乐队、音乐人、市民团体等在音乐舞台进行表演,通过流行、民谣、摇滚、民乐、西洋乐、曲艺、舞蹈等多形式的演绎,向市民游客呈现一个舞美声光优化、演出阵容升级、节目内容多元、群众互动增加的全新演出季,呈现黄河之滨一点一景观、一处一主题、一段一特色的独特风情,进一步唱响“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助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经济与生态,在黄河包容豁达的胸怀中,兰州奏出了一曲和谐动人的发展之歌。

由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推出的“悠游兰州”项目把兰州水墨丹霞景区、兰州黄河楼景区等与市域周边20多家景区串联起来,打造了多日程、多线路、多体验的旅游项目,推进兰州旅游从“一日游”向“多日游”,从“过境游”向“深度游”的蜕变。““夜游黄河”精品旅游产品,让各地游客可以乘着晚风坐游轮,观赏黄河两岸流光溢彩的美丽夜景,品茶听曲惬意休闲。

“‘旅游+演绎’是基于黄河之滨旅游现状及业态的重塑和创新,很受市场欢迎,后续我们将继续以市民游客需求为本,多元创新,继续推出适合兰州黄河之滨特色的具有‘裂变’效应的‘旅游+’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擦亮城市名片,助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0月上旬刊

标签: 黄河 兰州 甘肃 遇见 打造

发表评论

火币交易所-火币pro-火币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