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 勇攀科技高峰
■春风习习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开展有组织科研、夯实基础研究、攻克“卡脖子”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高校矢志创新,奋勇开拓。
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总书记嘱托】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
【实践故事】
今年5月9日,智慧天网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于5月28日顺利进入预定工作轨道,开始在轨试验。智慧天网一号01星不仅是我国第一颗中轨道宽带通信卫星,也是国际上第一颗中轨道天基网络卫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清华大学智慧天网创新工程任务迈出关键一步,对于突破空间频率轨道资源科学利用关键技术、星座建设等重要任务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智慧天网创新工程任务总师和工程总指挥、电子工程系教授陆建华介绍,不同于地面通信网络,天基互联网是利用天基平台(卫星)为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的新型网络系统。当前,全球天基互联网领域竞争激烈,尤其是欧美,在低轨通信卫星星座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仅美国SpaceX一家公司,在地球轨道上的星链卫星数量就已突破5000颗,超过了中国当前在轨卫星总数。
星座构建势在必行,且是各国重要战略竞争点。面向卫星互联网、天地一体6G等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如何走出一条自主、自强的发展之路?
对此,陆建华介绍,2018年,清华大学团队原创提出了泛同步轨道天基网络解决方案,得到了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强有力的支持。该方案以8颗中轨道(约2万公里高度)宽带通信网络卫星为一组,构成覆盖全球的通信星座,并可按需扩展为16星(两组)、32星(四组)等多重覆盖网络,具有规模弹性强,自主安全性高,服务覆盖区域全,发射、组网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可为实现天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创新突破,服务极地、远洋、空天等全球通信新需求,推进空间多系统共享共建和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
“整个星座建成后,将实现全球无盲点覆盖的个性化宽带网络服务,并可与低轨卫星互联网和高轨卫星互联网共同构建统一的空天地6G网络,实现全场景、全域下各类用户的接入。”陆建华说。
智慧天网创新工程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面临着人才培养周期长和技术更新迭代快等多重考验。
展开全文
3年多来,清华大学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为指引,全力推进工程发展。
——突破关键技术。项目团队攻克了星上处理交换模组化设计、捷变波束空时灵活控制、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微振动抑制等工程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推动了工程进展。
——实施有组织科研。清华大学针对大系统工程特点,设立技术指挥线和行政指挥线,落实组织机制,联合上海清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9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等多家单位,组成多学科科技攻关团队,确保工程任务顺利推进。
“清华大学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布局重大科研项目,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夯实基础研究,打造战略科技力量,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主动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说。
【记者观察】
清华大学勇毅担当,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自主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牵头研制的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开通……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为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矢志创新勇担当
【总书记嘱托】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实践故事】
芯片,这个小小的黑色方块,已经嵌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把芯片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什么?
答案是,密密麻麻的线路排布,就像密集交织的高速公路,仿佛在极小的空间里建造了一张由晶体管组成的交通网。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研究员邱晨光的研究,就是要让这条“信息高速公路”提速。
时间回溯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参观了碳芯片实物模型,该校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向总书记作了介绍,当时还是彭练矛课题组博士后的邱晨光在一旁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彼时,彭练矛带领的碳基电子学团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邱晨光作为团队骨干,实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小栅长的碳基晶体管,并开创了狄拉克冷源超低功耗晶体管机理。这些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评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发展我国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和半导体技术极其重要,我们的科研工作一直在跟时间赛跑。”邱晨光说。
幸运的是,在低维半导体芯片新赛道上,以邱晨光为代表的国内科研人员抢占机遇,和国际同行几乎同时起步,并且已经走在国际前列——
历经4年的不懈研究,2023年,邱晨光带领团队研发出弹道二维硒化铟(InSe)晶体管,这是世界上迄今速度最快、能耗最低的二维半导体晶体管,其实际性能超过商用最先进的硅基Fin晶体管。这一成果获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以及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等。
选择科研,注定要与孤独相伴。邱晨光自嘲为“科研狂人”,每天花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周末和节假日也不例外,甚至连续几个大年三十都在加班攻关课题。他将芯片底层器件机理和微观加工过程深深“印刻”在大脑中,连去食堂和上下班路上也在反复琢磨。
科学探索的路上,失败也是家常便饭,但邱晨光从不气馁,“往往这个课题踩过的坑,会成为另一个课题的踏脚石,糟糕的实验结果中可能会孕育出之后的好方案”。邱晨光每天和学生开展四五场头脑风暴式的课题讨论,他鼓励学生们大胆拿失败的实验数据来讨论和找问题。
在北大,还有很多像邱晨光一样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研高峰,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原理突破与应用上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新一代干细胞技术为我国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发展解决底层技术上的瓶颈问题;建成世界上首台小型激光加速器辐照装置;微型化三光子显微镜站到脑科学成像领域的最前沿;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大型二氧化碳制冷关键技术等落地应用……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北大在保持高水平自由探索的同时,注重支持开展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加快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北大加强有组织科研,在纳光电子、塞罕坝生态系统等领域方向新认定10余个国家级基地,加快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有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将不负时代使命,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在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当好尖刀连、排头兵。”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表示。
【记者观察】
北京大学把抢占前沿、追求卓越,产出突破性、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成果作为目标,聚焦“国之大者”加强有组织科研,针对国家迫切需要、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攻关。近年来,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发展趋势,各高校积极开拓新方向,提出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持续激发科研新范式,聚力打造了一件件“国之重器”。
树牢科技报国志
【总书记嘱托】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强调,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实践故事】
产出13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篇高质量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团队研发的核电领域智能巡检机器人,一台可抵100个人的工作量,能在高辐射剂量核环境下对核电站核心设备、管道进行日常巡检。该项目团队得到了国际国内行业领域顶级专家学者的认可,被称为“为核电站‘心脏’做体检”,真正实现了以科技创新为核电安全护航,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只要有创新的想法,学校就一定能创造条件助力你一步步实现梦想。”在哈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会上,该校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创翼科技社负责人陈阳站在发言席上,向全校师生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技术“小白”到站上国赛领奖台的经历。
2020年秋,陈阳和同学们在学院副教授张兰勇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大亚湾核电站参观,听取关于设备检测机器人的介绍,也就是在那一刻,科技创新的种子在陈阳的心底悄悄种下。
为保证核电站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这些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或者传统的机器人完成。耗时费力不说,常用的传统履带式核电检测机器人还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地形适应性弱、复用性差、抗辐射性能差等。
“能不能开发一款高性能核电机器人来解放人力?”陈阳一直在琢磨,他鼓起勇气走进张兰勇的办公室,说出了自己的初步想法。
“将技术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搞创新,这个想法可行。”张兰勇鼓励他大胆尝试,放手去做。
“加了油一样”的陈阳立刻跑了起来。作为创翼科技社的负责人,陈阳决定跨学院、跨专业选择优秀本科生组建团队。很快,科创团队组建成功,分为机械、嵌入式、视觉感知3个技术组别,陈阳和同样来自智能学院的廖雨菲,负责控制算法研究;物理学院的古翱翔主要负责视觉算法的创新设计;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的朱一达负责研究机械结构……就这样,这支本科生团队开始了核电领域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究。
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两年,陈阳和团队成员遇到了无数的问题、困难、挫折,但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找老师、找专家,一直耐着性子一个个地解决,最终坚持到了成功。
在决赛的路演现场,陈阳团队开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操作如行云流水,让评委眼前一亮。“我们是为数不多将实物作品‘搬’到现场的队伍,得到了专家的直观评价和观看者的点赞。”陈阳说。
除了核电厂检测,巡检机器人还能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灵活旋转、跳跃,爬坡过坎也毫不费力,可以在矿道检测、环境监测等恶劣或复杂环境下代替人类完成勘测、搜救、运输等任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锻炼提升工程师思维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即将本科毕业的陈阳选择留在哈工程读研深造,继续从事智能机器人的学习和研究。
【记者观察】
获奖是荣耀,是肯定,更是激励与动力。每一次成功,都是哈工程人树牢科技报国志的创新故事的续写。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赤诚的报国情怀,传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锚定新时代人才需求,勤奋进取、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为国家的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24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焦以璇 曹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