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金上半年座次洗牌:宁银消金业绩亮眼,中银消金亏损3亿元

Connor 火币pro 2024-09-10 20 0

持牌消金上半年座次洗牌:宁银消金业绩亮眼,中银消金亏损3亿元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作者 | 王柏匀

编辑 | 蒋诗舟

近期,有2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布了2024上半年部分业绩数据。

在20家公布了净利润表现的公司中,19家实现盈利,仅中银消费金融一家亏损。报告期内,营收净利同比双降的有6家,分别是招联金融、马上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截至2024年6月末,招联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7家公司总资产规模较2023年年末有所下降。

对比2023上半年净利润排名情况,2024上半年招联金融与马上消费金融继续霸榜“冠亚军”;季军由兴业消费金融变更为蚂蚁消费金融,前者连降2位,目前排名第五;杭银消费金融则连升两位,从第六上升至第四;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从第四降到第十;锦程消费金融从第十降到第十三。

持牌消金上半年座次洗牌:宁银消金业绩亮眼,中银消金亏损3亿元

兴业消金净利同比下降近8成,中银消金亏损3亿元

展开全文

尽管招联金融与马上消费金融是净利润“冠亚军”的保持者,但两者在报告期内营收净利均同比双降:其中,招联金融营收同比下降1.05%,净利润同比下降7.41%;马上消费金融营收同比下降1.69%,净利润同比下降20.66%。

招联金融表示,受经济形势、市场环境,以及金融行业资产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整体遭受一定挑战。重庆百货在半年度业绩快报中称,马上消费金融去年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基数较高,本期净利润同比下降20.66%。

座次一升一降的蚂蚁消费金融与兴业消费金融在报告期内净利润表现悬殊:蚂蚁消费金融净利润为9.2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上涨107.87%,兴业消费金融净利润为2.77亿元,同比下降78.09%。

蚂蚁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向《财经》新媒体表示,2023年,蚂蚁消金连续两轮增资并在年末进行了一次性拨备计提,对当年利润数据产生较大影响,利润增长将延迟在后续财报中逐步显现,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已经体现出此特征。

截至2024年6月末,兴业消费金融总资产为726.51亿元,较2023年年末下降16.43%,在已公布该数据的19家持牌消金公司中下降幅度最大。同期,兴业消费金融贷款余额724.85亿元,较年初减少140亿元,下降16.12%。2021年—2023年,兴业消费金融贷款余额分别为580.56亿元、749.22亿元和864.1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1.86%、29.03%、15.33%。

在目前已公布净利润数据的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仅中银消费金融一家亏损。报告期内,其实现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08.51%。2022年开始,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就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上半年,其实现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74.36%;2022年全年实现净利润6.56亿元,同比下降22.27%;2023年净利润为5.37亿元,同比下降18.14%。

杭银消金净利增速放缓,宁银消金净利同比翻倍

作为城商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杭银消费金融与宁银消费金融在近几年发展态势较好。报告期内,杭银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5%;宁银消费金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117.58%。

杭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杭州银行持股42.95%。2020年开始,杭银消费金融迅速起量,2020年至2023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4.51亿元、6.63亿元、8.02亿元。同比增长107.57%、88.73%、46.87%、21.05%。2022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也分别同比增长126.67%、32.72%。

经过了高速增长阶段,杭银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增速逐步放缓,同时开始大量“补血”。中国货币网显示,杭银消费金融分别在2024年1月15日、4月15日、7月5日发布三期金融债,累计发行总额45亿元。

宁银消费金融最大股东为宁波银行,持股比例为92.79%。从业绩表现看,其在2022年上半年还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为-0.32亿元;2022年全年扭亏为盈,实现0.26亿元的净利润;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91亿元,同比增长384%;202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676.92%。

某持牌消金从业者对《财经》新媒体分析,“2023年宁波银行对宁银消金的支持力度较大,宁银消金的‘白领融’产品承接了宁波银行部分业务。”

宁银消费金融总资产也在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宁银消费金融总资产规模为184.48亿元;截至2023年末总资产达456.71亿元,同比增长460.72%;截至2024年6月末,总资产为541.28亿元,同比增长193.4%。

在部分消费金融从业者看来,消费金融公司高速扩张或存在不良增长的隐患。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向《财经》新媒体表示,消费金融行业面临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逾期率上涨,由此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也造成获客成本上升。他建议,利用这个时期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提升内部风控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在具体业务层面则建议审慎扩张,注意逾期率的控制。”

评论